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市場監管部門2023年前三季度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情況并介紹了我省打擊侵權假冒法律相關法規修訂情況。
今年以來,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按照市場監管總局的統一部署,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度較高和市場監管風險壓力較大的突出問題,聚焦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貼近群眾生活的重點服務行業,以及農村與城鄉結合部市場、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多發的重點區域,依法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侵權假冒商品。截至9月30日,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侵權假冒案件1.3萬件,罰沒1.32億元,移送公安機關219件,有力維護了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和安全放心消費環境。主要做法如下:
一、堅持高位推動,精心組織部署
省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局黨組會議、局務會議多次專題聽取工作匯報,研究工作舉措,審議工作方案。依托廣東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制定印發了《2023年廣東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務,強化責任落實,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執法重點,以日用品、食品、醫療美容產品、建材產品、煙草等產品為重點商品,以網絡市場、農村市場、寄遞市場等領域為重點市場,集中兵力,重拳出擊,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到位,著力遏制違法現象多發勢頭,著力維護市場穩定。
二、加強統籌協調,推動部門聯動
省市場監管局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統籌謀劃,推進部門協同,凝聚執法合力,一是強化業務協同。進一步明確各類案件查處方案的任務分工、建立健全執法稽查、價監競爭、食品監管、網絡監管、質量監督等各業務線條之間互相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發揮綜合執法改革的最大優勢。二是強化執法聯動。加強上下協同聯動,加強對全省案件查辦工作的組織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執法辦案中的疑難問題。加強區域間聯絡會商、線索移送、案件協查,全鏈條打擊違法行為。三是加強“兩法銜接”。進一步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協作溝通,暢通行刑銜接渠道,杜絕“以調代罰”“以罰代刑”,對于重大案件,提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開展聯合檢查執法行動。
三、突出專項治理,強化執法辦案
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與2023年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加油機作弊專項治理等專項有機結合起來,依法查辦違法行為,及時消除隱患,維護市場穩定。截至9月30日,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辦民生領域案件23714宗,罰沒1.7億元,移送公安258宗。其中查辦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壓降脂等物質案件77宗,查辦假冒偽劣化肥案件66宗,查辦刷單炒信等虛假宣傳案件117宗,查辦“神醫”“神藥”等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46宗,查辦生產銷售劣質燃氣具案件368宗,違法生產使用小型鍋爐和使用未登記電梯案件181宗,查辦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97宗,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車”行為案件961宗。其中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周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韶關市仁化縣市場監管局查處龔某某等3人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案被市場監管總局納入2023“鐵拳”行動典型案例,起到了強大的警示教育震懾作用。
四、強化工作指導,廣泛開展宣傳
今年9月14日,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惠州市政府,在惠州市成功承辦2023年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全國統一銷毀行動主會場活動,部署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同步開展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全省統一銷毀行動,全省合計銷毀侵權假冒偽劣商品1379.9噸,貨值3.8億元,形成全省統一銷毀、統一展示的浩大聲勢,充分展示廣東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成效。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注重加強對基層執法辦案工作的指導,省市場監管局連續舉辦八期執法辦案大講堂,邀請系統執法骨干為全省執法人員講授案件查辦技巧,著力提升辦案能力。分類型研究制定案件查辦工作指引,供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執法機構參考。
下一階段,廣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既定工作部署,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不斷引向深入。一是拓寬摸排渠道,深挖細查案源線索,結合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市場、重點商品,進一步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出拳有力,精準打擊。二是強化日常監管,加強對食品、老年人和兒童用品、鋼筋、電動自行車、燃氣具等產品領域的監管,及時組織查處違法經營行為,切實守牢安全底線,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強化執法協作,形成執法工作合力。進一步整合系統內各業務線條、上下級執法資源,同時,進一步密切與公安機關的協作聯系,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四是強化宣傳力度,持續釋放震懾效果,不斷擴大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真正實現查辦一案、警示一片的執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