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高清性色生活片97,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1337號代表建議會辦意見的函

信息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時間:2020-04-28 18:15 字體: [大] [中] [小]

  粵市監信監函〔2020〕197號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周綺霞代表提出了關于推動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建議,經研究,現提出會辦意見如下:

  一、加強信用監管是國家的政策要求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加強市場主體信用監管工作

  “創新監管理念,轉變監管方式”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市場監管領域的重大決策部署。我省市場監管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構建以信息歸集共享為基礎、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模式,營造和維護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一是全面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完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的建設和升級,依托該公示系統落實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年度報告、經營信息、監管信息和聯合懲戒等信息歸集與公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公示全省市場主體1253.31萬戶,企業信息4098.69萬條。公示系統累計瀏覽次數超過10.2億次。公示系統已成為企業交易、部門監管和社會監督的重要支撐。

  二是推動涉企信息統一歸集。根據省政府印發的《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實施方案》(粵府函〔2016〕389號),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收集各級政府部門在履職過程中形成的涉企信息,統一記于企業名下通過公示系統對外公示,實現市場主體登記信息“雙告知”以及經營異常名錄等信用懲戒信息實時交換,支持市場主體進行自主信息公示,推動跨部門信息交換機制,打破信息“孤島”。至今,已有73個省直和中直駐粵機構、1441個市級部門以及6310個縣(區)級部門向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報送數據。

  三是積極做好信用聯合懲戒工作。落實經營異常名錄管理制度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管理制度,在市場準入和綜合業務審批環節嵌入信用核查功能,限制或禁止失信主體辦理企業登記和審批等業務。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有101.6萬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有18.75萬戶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限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失信商事主體申請辦理工商登記業務76077人次,其中限制辦理變更登記40441人次、備案業務35636人次。

  三、推動個人誠信體系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推動個人誠信體系建設,是市場監管部門在履行信用監管過程中認識到且在依法推進的一個探索方向。當前,我省《社會信用條例》正在起草制訂中,代表建議的內容對條例的起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我們將在落實做好市場主體信用監管的同時,結合辦理代表建議提出立法建議,結合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廣州“四個出新出彩”,依法依職責推動個人誠信體系建設。

  一是加快推進企業信息歸集共享。整合市場監管部門數據資源,完善“全國一張網”建設,依托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加強跨部門信息數據共享交換,推動各部門全方位、多形式及時歸集涉企信息,進一步實現市場主體基礎信息、相關信用信息、違法違規信息歸集共享和業務協同應用,為社會公眾查詢信息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增強企業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場交易風險,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二是完善市場主體誠信檔案“黑名單”制度。升級改造信用公示與查詢系統,實現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為黑名單信息查詢主要參數,引導與鼓勵市場主體信用評價與服務市場發展,依據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實施分類監管,將失信企業納入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重點抽查名單,加大抽查和監管力度。

  三是構建完善聯合懲戒機制。完善企業經營異常名錄、“黑名單”和信用修復制度。推動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跨部門應用,將企業信用信息作為各級政府部門重要考量因素,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提高企業失信成本,推進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鼓勵失信主體通過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等方式修復信用,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誠信環境。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3月12日

  (聯系人及電話:李延志,38835460)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