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注函〔2020〕691號
民建廣東省委會:
你們提出的《關于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優化我省營商環境的提案》(第20200096號)收悉。經綜合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省稅務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解決企業“注銷難”問題,為企業退出市場提供便利化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高度重視并持續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工作,成效明顯。
一、我省企業退出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近年來,國家、省相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積極解決企業“退出難”等問題。近三年,我省企業注銷登記戶數分別為11.70萬戶、18.76萬戶、37.80萬戶。2018、2019年分別較上一年增長60.34%、101.49%,成效明顯。
一是推進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根據原工商總局《關于全面推進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的指導意見》(工商企注字〔2016〕253號),自2017年3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對未開業或者無債權債務的四類企業(有限責任公司、非公司企業法人、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實行簡易注銷登記改革,簡化注銷登記程序和材料,并明確企業在簡易注銷登記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登記機關可以依法做出撤銷注銷登記等處理,在恢復企業主體資格的同時將該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有關利害關系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主張其相應權利。2018年12月,在廣州市南沙區、深圳市、珠海市、東莞市開展進一步完善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試點工作,著力解決企業反映的簡易注銷登記適用范圍有限、公告時間過長、登記流程容錯率低等問題,將適用范圍拓展至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各類企業分支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分支機構,公告時間由45天壓縮為20天,經登記機關審查存在“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股權(投資權益)被凍結、出質或動產抵押等情形”“企業所屬的非法人分支機構未辦注銷登記”等不適用簡易注銷程序的,待異常狀態消失后,允許企業再次申請簡易注銷登記。
二是優化普通注銷登記制度。2019年6月,我局聯合其他五部門印發《轉發市場監管總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商務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關于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工作的通知》(粵市監〔2019〕48號),提出貫徹執行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工作的具體意見。2019年4月起,企業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免費公示清算組信息,發布債權人公告、公示執照遺失公告等。企業無需在報紙上刊登公告,有效降低注銷成本。辦理注銷登記時不再要求提交清算組《備案通知書》、報紙樣張等5份材料;稅務部門已共享清稅信息的,市場監管部門不再收取企業紙質清稅證明文件。
三是推行稅務注銷分類處理。近年來,省稅務局圍繞納稅人反映的“注銷難”問題,積極優化稅務注銷程序,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提供稅務注銷免辦、即辦、容缺、“套餐式”服務,開設“注銷(清稅)專窗”,強化“首問責任制”和“一次性告知”,簡化流程,簡化資料,提升稅務注銷效率。優化稅務注銷程序的措施實施以來,納稅人辦理稅務注銷得到了大幅提速。據統計,2019年全省(不含深圳)共辦理稅務注銷(包括簡易注銷)63萬多戶,其中:即時辦結(1天內辦結)56萬多戶,即辦率88.87%,比2018年提升了28.72%。2019年的按時辦結率為97.98%,比2018年提升了7.52%。
四是設立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2019年8月在廣東政務服務網上線“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整合市場監管、稅務、商務、海關等部門注銷業務網辦系統,企業可通過注銷專區集中填報相關內容,即時并行分送給相關單位,實現信息一次采集,避免重復填報,同時及時公示辦理進度,并將辦理結果告知企業,實現統一入口、同步指引、在線辦理、公開透明。其中,企業經辦結海關手續后,通過網上專區提交注銷申請的,海關依法主動辦理注銷手續,實現海關企業注銷無紙化辦理。社保經辦機構接收稅務部門推送的注銷信息后,即完成企業社保注銷,不再有社保注銷的經辦操作。2020年1月1日后,外商投資企業辦理企業注銷登記后視同已提交注銷報告,相關信息由市場監管部門推送至商務主管部門。
五是運用司法手段推動企業出清。推動各中院成立專業化的破產審判機構,目前我省廣州、深圳成立了破產法庭,另有9個法院成立了破產審判庭;狠抓破產機制改革,探索破產案件繁簡分流、簡案快審,切實提升破產審判質量效率;積極完善破產配套制度建設,推動解決財產查控難、破產經費少、企業注銷難等瓶頸問題。2019年,全省破產案件數繼續攀升,其中新收破產案件3711件,審結破產案件2905件,分別較2018年同比增長38.09%和72.91%。
六是全面深化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三部委《關于印發〈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發改財金〔2019〕1104號)有關部署要求,去年以來,我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牽頭擬定《廣東省深化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退出方案》),提出系列改革創新舉措,運用政策“組合拳”,為企業退出紓困解難。具體措施包括:明確吊銷條件,及時清理長期停業未經營的失聯企業和“僵尸企業”;拓寬企業退出渠道,引導公司債權人等通過司法途徑強制清算;統一規范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的注銷流程、條件、時限等,實現“一門通辦”,提高退出效率;強化信用約束和法律責任,對怠于履行清算義務的有關人員實施信用聯合懲戒等。這些措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有效性,多項措施屬全國首創,能有效解決企業“退出難”的問題。該方案經省政府審定和省委深改委審議通過后于2020年4月15日印發實施。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建議
我局贊成你們提出的建立企業注銷“聯辦專窗”、加強注銷過程中跨部門合作的信息共享、設立簡易注銷便利化試點區、加強信用管理強化企業退出的主體責任等建議,這些建議對我省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優化我省營商環境工作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下一步,《退出方案》各牽頭部門將進一步落細落實相關政策措施,提高企業注銷便利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全面深化企業退出制度改革。在抓好《退出方案》的貫徹落實的基礎上,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市場監管部門將深化簡易注銷改革,爭取市場監管總局支持,進一步降低簡易注銷門檻,解決簡易注銷不簡易問題。稅務部門將加強對基層工作的監督管理,依法依規強化分類注銷,進一步加強與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進一步簡化稅務注銷程序、精簡辦理資料、壓縮辦理時間,提升服務效能。政務數據管理部門將依托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協助推進企業注銷“一網通辦”,進一步優化廣東政務服務網“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功能,加快打通稅務系統與省統一認證平臺賬戶體系互認;推進企業注銷服務進駐“粵商通”APP,實現移動化辦理;依托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市場監管部門與發展改革、稅務、人民銀行等部門間信息互通及數據共享,最大程度實現企業“少填、少帶、少交”。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將依托現有對接的服務預約渠道,根據建立企業注銷“聯辦專窗”“一網服務”的進展,探索企業注銷后的銀行銷戶便利化服務;積極履行社會信用體系牽頭部門職責,加強信用管理,增加信用報告查詢服務供給和便利度,不斷拓展征信系統信息采集和應用范圍,擴大聯合獎懲信用基礎,持續優化我省營商環境。公安部門將配合完成系統改造對接及完善印章注銷工作流程規范。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局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2020年6月29日
(聯系人:鄧華琴,聯系電話:020-38835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