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食經函〔2021〕466號
省農業農村廳: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沈婷婷等代表提出了關于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的建議。經研究,現提出協辦意見如下:
一、持續督促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食用農產品銷售者落實主體責任
我局將持續督促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加強對入場銷售者和食用農產品的入場查驗管理,落實管理責任。督促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索證索票、建立進銷貨臺賬等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要求,保障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
二、加強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環節監督抽檢與風險隱患排查
為保障我省市場銷售環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我局大力開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環節監督檢查和抽檢工作,2020年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921502萬人次,檢查批發市場4785個次、農貿市場34.5萬個次,檢查食用農產品銷售單位188.9萬戶次,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2740份,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163304批次,發現不合格食用農產品4326批次。在風險監測方面,共監測食用農產品300批次,發現問題樣本15批次;在專項監督抽檢方面,經營環節水產品專項抽檢共380批次,抽檢的水產品品種涵蓋淡水產品、海水產品、貝類。我局將繼續以水產品,畜禽類、蛋類、蔬菜、水果等消費量大的食品為重點品種,以大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等為重點區域,持續開展監督檢查和抽檢,及時公示抽檢信息,強化對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和風險隱患排查。同時,在監督抽檢的基礎上持續開展風險監測和專項監督抽檢,提高風險研判的精確度。
三、強化落實農貿市場快檢工作
為加強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在開展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工作的基礎上,我局從2016年起連續5年組織對全省所有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消費比較集中的城鎮中心零售市場、以市場消費量大和風險較高的蔬菜、鮮活水產品類為重點,集中開展農獸藥殘留項目快速檢測。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省快檢食用農產品870.92萬批次,共篩查發現不合格食用農產品8.49萬批次共183.31噸,不合格產品處置率達到100%,充分發揮了快檢篩查的“防火墻”“過濾網”作用。2021年全省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的市場數量為2136家,覆蓋全省各縣區。我局將持續督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規范要求落實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及時篩查發現并依法處置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督促市場開辦者按要求公示食用農產品快檢結果,引導群眾消費,督促經營者自覺把好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關。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4月25日
(聯系人及電話:張珩,020-388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