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信監函〔2021〕442號
省教育廳: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陳麗秋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強幼兒園建設的工作建議,經研究,現提出協辦意見如下:
我們贊同陳麗秋代表針對幼兒園建設方面提出的工作建議。近年來,省市場監管局結合部門職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商事登記便利化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積極配合開展民辦幼兒園的專項治理工作。
一、做好民辦幼兒園準入工作,優化企業營商環境
依法登記營利性民辦幼兒園。一是嚴把前置許可準入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國務院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1號)等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嚴把前置許可準入關,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必須經教育部門審批頒發辦學許可證后,方可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二是規范登記企業名稱。市場監管部門嚴格按照《工商總局 教育部關于營利性民辦學校名稱登記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7〕156號)規范登記相關市場主體名稱。
二、開展民辦幼兒園治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一)扎實做好民辦幼兒園信息歸集公示
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加強跨部門信息數據共享交換,推動跨部門信息交換機制,打破信息“孤島”,進一步實現民辦幼兒園基礎信息、相關信用信息、違法違規信息歸集共享和業務協同應用,為社會公眾查詢信息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增強市場主體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場交易風險,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二)大力推動聯合懲戒工作深入開展
嚴格落實經營異常名錄與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制度,建立失信主體信用約束制度,積極做好信用聯合懲戒工作,在市場準入和綜合業務審批環節嵌入信用核查功能,限制或禁止失信主體辦理企業登記和審批等業務,提高民辦幼兒園失信成本,推進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三、強化民辦幼兒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升幼兒園食品安全監管效率
(一)建立健全多元化監管主體共治格局
發揮社會組織在幼兒園社會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多元主體共治的幼兒園安全治理格局,多元監管主體能夠對各類幼兒園組織的各項安全控制水平及時進行衡量,市場監管部門強化有供餐的幼兒園完善“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的建設,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幼兒園食品安全相關的監管,提升幼兒園食品安全監管效率和社會共治水平。
(二)建立完善部門協同監督管理機制
一是建立行政管理部門聯動執法機制,推進實現教育、衛生健康、消防、民政、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監管常態化,形成執法合力,提升監管效能。二是強化對有供餐幼兒園機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部門協同監管工作機制,推行部門聯合巡查,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三是部門聯合檢查幼兒園食品經營單位是否持合法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并在許可范圍內規范經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情況,在職責范圍內依法配合做好相關工作,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三)強化幼兒園供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對于提供餐飲服務并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幼兒園機構,按照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要求。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幼兒園園長負責制,保證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防范發生群體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全面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運用,鼓勵家長參與監督。市場監管部門將按照法律法規要求,結合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和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等工作,督促并指導幼兒園制定、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各項制度,并加強對其食品進貨索證索票、餐用具清洗消毒、人員食品安全培訓和健康檢查、食品留樣等日常監管和檢查,對幼兒園餐飲服務經營過程中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確保廣大幼兒在園的飲食安全。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4月22日
(聯系人及電話:劉芊羽,020-3883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