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知促函〔2022〕584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
全國政協委員劉悅倫提出的關于支持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國家知識中心的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單位會辦意見如下:
一、全面推進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工作
2016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中新廣州知識城開展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六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城“要在政策支持和創新驅動上下功夫”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同意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開展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的批復》(國函〔2016〕122號)精神,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支持知識城在知識產權體制機制、協同保護、金融創新、產業引領、國際合作等方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試,推出知識產權改革創新舉措20項,全力打造“立足廣東、輻射華南、示范全國”的知識產權引領型新高地。支持知識城發行全國首只純專利、商標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全國首單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年專利授權量由6796件提高到26813件、增長2.95倍,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由1799件提高到5464件、增長2.04倍,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量由3703件提高到16252件、增長3.39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由1.48億元提高到64.16億元、增長42.35倍;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由9家到81家、增長8倍,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知識城“探索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列為第一批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和典型案例。2022年3月12日,經商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意后,省政府向國務院報送《關于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工作情況的報告》,全面總結改革試驗經驗并就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綜合改革試驗提出建議。
二、大力支持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引領區
長期以來,我局堅持把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為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引領區。一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知識產權合作項目落戶知識城。2021年,聯合香港知識產權署、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知識城共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人才發展大會,全面啟動知識產權人才供需對接系列活動,征集知識產權社會人才專項招聘需求206項,線上云端對接知識產權專業人才1268人,簽訂就業意向書22份。本次大會邀請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劉華主任致開幕辭,她表示大會的成功舉辦旨在于全球視野深化和推動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交流合作,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與中國政府,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卓有成效合作的一個良好典范。二是積極拓展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交流。經省市場監管局推薦,目前我省有6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機構,其中3家落戶知識城,分別設在廣州奧凱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廣州中新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和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三家中心嚴格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展議程框架,全面提升在粵創新用戶的知識產權信息檢索和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創新主體創新能力。同時,經我局推薦,知識城的億航智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價值創造案例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認可并在全球推廣,樹立了中國企業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標桿。三是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支持知識城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聯盟,參與舉辦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交流分享會等活動,發布《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專利百強榜》、出版《灣區知識產權觀察》,聘請15名港澳籍知識產權特邀調解員,引進境外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7家,成為全省唯一開展專利代理對外開放試點。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局將持續在知識產權領域加大對中新廣州知識城的支持,推動更多改革措施落地知識城。一是支持知識城以更高起點謀劃改革創新,推動出臺深化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工作方案,發揮知識產權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支撐和商貿融合中重要作用,以知識產權賦能廣州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二是大力支持中新廣州知識城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國際合作高地,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交流,依托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豐富知識產權信息、技術與法律資源對接,推進知識產權信息、數據資源、人才培訓、仲裁調解等方面合作;三是支持中新廣州知識城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知識產權數字應用平臺,推動知識產權數字經濟發展。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2年5月24日
(聯系人:牛晨蕾,辦公電話及手機號碼:38835685、15915737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