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標準函〔2023〕349號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陳偉忠代表提出了關于擦亮“有家就有廣東造”品牌,打造屬于廣東的“家居節”的建議,經研究,現提出協辦意見如下:
我局贊同陳偉忠代表的建議。近年來,我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圍繞廣東堅持“制造業當家”,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以高質量發展實現廣東現代化建設新跨越。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開展智能家電標準化發展三年行動
為加快培育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我局聯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工商聯印發了《廣東省推動智能家電標準化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粵市監〔2023〕23號),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發揮標準化對推動智能家電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該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智能家電先進標準體系基本健全,以標準推動智能家電產業實施技術創新、質量提升、品牌塑造和產品“走出去”,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形成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更完整更強大、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目前,我局正全力推動該行動方案落地見效。
(二)建立省、市兩級政府質量獎勵制度
樹立一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質量標桿,總結、推廣優秀企業的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進一步優化廣東省政府質量獎評選機制,獲批復同意將廣東省政府質量獎分為廣東省政府質量獎和廣東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并將評選表彰名額調整為廣東省政府質量獎每屆不超過10個組織和個人、廣東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每屆不超過40個組織和個人。修改完善《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管理辦法》,加大對獲得中國質量獎和省政府質量獎的獲獎組織和個人的質量工作資助力度,制定評審細則,實現省政府質量獎擴面增項提額,推動在更多領域樹立高質量發展標桿。截至目前,華為、格力、美的等3個組織獲得中國質量獎,15個組織和董明珠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62個組織獲得省政府質量獎,36個組織和1位個人獲得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342家企業獲得地市政府質量獎。
(三)強化技術機構的技術支撐
“有家就有廣東造”產業IP的打造是全方位的,需要前端的展示,后端的高級供應鏈的支撐。引入技術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科研院所、國家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立12家省級“產品醫院”,為全省企業提供免費產品質量技術服務,現有幫扶范圍覆蓋家具、家電、家紡、照明、電線電纜、建材等眾多家居產品領域。各“產品醫院”在標準化護航、質量準入門檻和質量分級管理方面,可以以權威機構的身份與主辦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IP的成功打造和持續升級保價護航。各機構可提供系統性團體標準的制修訂、成員機構的產品質量準入評價、分級評價和不定期的產品監控預警等方面的質量技術服務,能有效助力擦亮廣東家居品牌。
(四)落實家居產品質量問題“清零”幫扶
對出現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的家居企業,開展產品質量問題“清零”幫扶,守牢家居產品質量安全底線。依托省級“產品醫院”建立家具企業檔案信息庫,組織技術機構為家居企業免費提供標準解讀、不合格項目分析及企業技術答疑等技術咨詢活動,協助企業解決標準理解不到位、檢測能力不準確、品控能力弱等問題。組織專家團隊從產品研發、質量管控、工藝流程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依托“粵品通”小程序為全省家居企業提供“零跑動”“零距離”“全天候”線上質量技術幫扶。企業相關負責人可在線發起問診,以文字、語音、視頻通話等形式與專家互動,及時為企業提供產品質量政策解讀、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及整改建議等質量技術幫扶服務。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局將繼續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繼續支持各行業主管部門、社會團體分類制定家居產業標準,鼓勵支持相關企事業單位參與相關標準制定和推廣實施,共同推動家居產業標準化工作。嚴格按照《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管理辦法》要求,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組織開展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工作,樹立高質量發展標桿,不斷提升廣東產品和服務的社會美譽度和國際競爭力。爭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支持,挑選質量品牌比較集中、基礎較好的家電產業園區開展“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培育工作,增加廣東高品質家電產品供給。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4月25日
(聯系人及電話:蔡捷章,020-388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