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66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標準化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經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有關部門,現印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指南(試行)》,供參照執行。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4月23日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指南(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工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實際,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準(以下簡稱“灣區標準”)是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經粵港澳大灣區利益相關方共商確認在粵港澳大灣區實施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等各類標準。
第三條 “灣區標準”以清單形式公布。
第四條 “灣區標準”包括以下兩種形成方式:
——對已有且適宜在大灣區實施的標準,經確認后納入“灣區標準”清單。
——在大灣區無統一或互認標準,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制定,經確認后納入“灣區標準”清單。
第五條 “灣區標準”應符合內地與港澳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要求,符合粵港澳三地相關產業發展政策。
第六條 “灣區標準”應按照“市場驅動、政府引導、國際接軌、互利共贏”的要求,聚焦粵港澳三地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瞄準國際化發展方向,促進大灣區“聯通、融通、貫通”。
第七條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香港特別行政區工業貿易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以下稱粵港澳牽頭部門)基于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合作機制,按照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總體工作要求,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工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建的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在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合作機制框架下,具體負責“灣區標準”研究、清單公布及維護等相關支撐工作。
第二章 “灣區標準”的形成
第一節 已有標準確認
第八條 粵港澳三地有關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根據實際需求,對現行使用且取得明顯實施效果、適宜推廣的各類標準,向研究中心或者粵港澳牽頭部門提出納入“灣區標準”清單的建議。
第九條 研究中心及時組織粵港澳利益相關方及專家對擬納入清單的標準進行適用性、可行性及實施效果等方面的評審。
第二節 制定標準確認
第十條 研究中心依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有關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提出的區域發展、市場開拓、技術交流、人員往來、互聯互通等實際需求,向社會公布“灣區標準”共同需求指引。
第十一條 粵港澳三地有關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主體按照標準制定程序制定標準后,向研究中心或者粵港澳牽頭部門提出“灣區標準”確認建議。
第十二條 提出確認的標準應同時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粵港澳三地共同參與制定;
(二)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與現有標準協調配套;
(三)粵港澳三地共需、共享、共用,對促進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第十三條 研究中心及時組織粵港澳三地專家對提出確認的標準進行評審。確認內容包括第十二條有關規定及以下要求:
——標準制定程序的合規性;
——各方參與的廣泛性;
——粵港澳三地實施的可行性等。
第三節 清單公布
第十四條 經專家評審通過的項目,由研究中心進行公示,公示期十五日。經公示無異議的,報粵港澳牽頭部門共同復核后形成“灣區標準”清單。
第十五條 “灣區標準”清單內容包括“灣區標準”識別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主要技術內容、起草單位、發布單位及聲明使用單位等。
第十六條 “灣區標準”清單由研究中心統一公布(網址:https://www.gbsrc.org.cn),并將信息同步至粵港澳三地相關信息平臺。
第十七條 經粵港澳大灣區利益相關方協商一致,對納入“灣區標準”清單的項目可使用統一標識。
第十八條 研究中心應根據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及時對“灣區標準”進行評估,更新維護“灣區標準”清單。
第三章 “灣區標準”的實施和推廣
第十九條 鼓勵粵港澳三地在產業政策制定、社會管理、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招投標、貨物通關等工作中廣泛應用“灣區標準”,加強“灣區標準”宣傳,對取得良好實施效益的“灣區標準”項目予以獎勵。
第二十條 研究中心可以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灣區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實施效果予以評估,根據實際情況向國家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轉化為國家標準或申報國際標準提案的建議。
第二十一條 研究中心應收集“灣區標準”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反饋,主動回應各方關切,妥善處理各方分歧。
第四章 附則
第二十二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